关于“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的营业成本填写

关于“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的营业成本填写
  • 所得税申报表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可以填列所有的收入或所有的成本,也可以填列报表上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只要利润总额填写正确就可以,因为是交纳所得税,所得税是利润的25%,有了正确的利润就有正确的所得税,你单位没有正式营业,要零申报,交纳所得税为零,可以在营业成本一栏填列你的所有成本,也可以直接将利润填写零,本期和累计都可以填写,累计是1-6月份的累计金额,本期是填写4-6月份的有关数据,你其实只要将利润一栏填写零就可以,申报系统自动计算你的所得税为零,如果填写成本但没有利润系统也会自动处理所得税为零。试试看,祝你成功!万事开头难,以后就熟练了。
  •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的营业成本是指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不包括三项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这些项目。

    《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
    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本表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

    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应填报第2行至第19行,其中:“本期金额”列,填报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数据;“累计金额”列,填报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缴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1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

    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应填报第21行至24行,其中:“本期金额”列,应填报22行和24行,填报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数据;“累计金额”列,应填报21行至24行,填报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

    3、“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应填报第26行。

    四、各行的填报

    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2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1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1至24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6行。

    2、第二部分为第27行至第32行,其中: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28至30行;实行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填报第30至3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采取预售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规定的预计利润率计算出预计利润额,填入本行“利润总额”内;开发产品完工、实现销售后,相关已纳税的预售收入预计利润可在本行“利润总额”内扣除。

    4、第5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5、第6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包括:

    (1)包括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3)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4)符合税法规定的综合利用资源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收入10%的数额;

    (5)符合税法规定的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人在申报本行“免税收入”前,应事先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6、第7行“减、免税项目所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项目的所得额,包括:

    (1)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2)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3)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4)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等。

    纳税人在申报本行“减、免税项目所得”前,应事先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7、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的数额。

    8、第9行“应纳税所得额” :金额等于本表第4行-5行-6行-7行-8行。

    9、第10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0、第11行 “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11行=第9行×第10行,且第11行≥0。

    11、第12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优惠、软件企业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过渡期税收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第12行≤第11行。

    纳税人在申报本行“减免所得税额”前,除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外,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12、第13行“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填报当期高新技术企业实际享受减免税额。第13行≤第12行。

    13、第14行“其中:软件企业”:填报当期软件企业实际享受减免税额。第14行≤第12行。

    14、第15行“其中:小型微利企业”:填报当期小型微利企业实际享受减免税额。第15行≤第12行。

    15、第16行“其中:过渡期优惠企业”:填报享受过渡期优惠政策实际享受减免税额。第16行≤第12行。

    16、第17行“其中:其他”:填报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实际享受减免税额。

    17、第1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18、第1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19行=第11行-第12行-第18行,如第19行<0时,本行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19、第2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累计金额”列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本期金额”列不填。

    21、第2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22行=第2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22行=第21行×1/12

    22、第2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23、第2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24行=第22行×第23行。

    24、第2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26、第2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行至第2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28行“本期金额”=第19行“累计金额”列×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28行“本期金额”=第24行“本期金额”×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28行“本期金额”=第26行“本期金额”×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28、第29行 “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2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29行“本期金额”=第19行“累计金额”×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29行“本期金额”=第24行“本期金额”×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29行“本期金额”=第26行“本期金额”×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29、第30行 “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2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 汇总纳税总机构:

    ①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总机构:第30行“本期金额”=第19行“累计金额”×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②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30行“本期金额”=第24行“本期金额”×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③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第 30行“本期金额”=第26行“本期金额”×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2)汇总纳税分支机构:

    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3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30、第3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31、第32行 “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3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3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 根据《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规定:
    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
    第3行
    营业成本
    是按照
    企业会计核算
    的营业成本,不包括
    费用
    、营业
    税金
    及附加在内;
    第4行“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
    利润总额
    减除以前
    年度
    待弥补亏损以及
    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
    后的
    余额

    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
    纳税人
    所属年度
    1月1日
    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
    “本期金额”列的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和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不填。
    因此,本期金额只填本季度的金额,累计金额填年初至本季度末的金额,如果本季度盈利,累计金额为亏损,那么本季度不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 是的。“营业成本”栏应按会计报表数据填列。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的前三行内容没有必然钩稽关系!
  • 营业成本,报税务时,税务和会计有些出入,填的表内容包括基本劳务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水电费、房租、打车费、汽油费、餐饮费计入管理费用,购买电脑,空调的费用属于购买固定资产,最好在网上下个纳税申报软件,一般登录所在地国税网都会有的,有的地方税务必须让购买天畅的报税软件,自己填写基本数据,纳税申报资料可以自动生成。你3月份拿的税务登记证,4月份就应该季报的,要是没报,税务管理员会提醒你,要么就是被罚款了,现在报把以前的补上吧,希望对你有用。
  • 学习
  • 法律主观:企业所得税按月交还是按季交自己选择,大部分企业选择按季缴纳。企业所得税采取按年计征,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企业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法律客观:《 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

  • 企业所得税的缴纳频率取决于具体的税收征管规定以及企业的纳税期限核定情况。一般而言,企业所得税是按季度预缴,年度汇算清缴。但也可能存在按月预缴的情况,这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税务机关的核定来确定。一、企业所得税缴纳的基本原则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

  • 法律主观:一、企业所得税应该是什么时候缴纳可以按季度也可以按月度进行预缴,在年度终了后五个月内汇算清缴,结清应补应退税款。依据:《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

  • 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2、“按...

  • 依照税法规定,企业分月(季)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季度的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预缴,计算公式为: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如果企业是核定征收的,则计算公式为: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企业收入*核定比例*适用税率。

财税会计资料教程免费索取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需求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