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里的实际利率算法
- 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元)(1) 上式变形为: 59×(1+r)-1+59×(1+r)-2+59×(1+r)-3+59×(1+r)-4+59×(1+r)-5+1250×(1+r)-5=1000(元)(2) 2式写作:59×(P/A,r,5)+1250×(P/F,r,5)=1000 (3) (P/A,r,5)是利率为r,期限为5的年金现值系数;(P/F,r,5)是利率为r,期限为5的复利现值系数。现值系数可通过查表求得。 当r=9%时,(P/A,9%,5)=3.8897,(P/F,9%,5)=0.6499 代入3式得到59×3.8897+1250×0.6499=229.4923+812.375=1041.8673>1 000 当r=12%时,(P/A,12%,5)=3.6048,(P/F,12%,5)=0.5674 代入3式得到59×3.6048+1250×0.5674=212.6832+709.25=921.9332<1000 采用插值法,计算r 按比例法原理: 1041.8673 9% 1000.0000 r 921.9332 12% (1041.8673-1000)/(1041.8673-921.9332)=(9%-r)/(9%-12%) 解之得,r=10%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利息费用等于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2、按照面值计算,利息等于面值乘以票面利率。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等于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减去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等于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减去按照面值计算的利...
实际利率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关于会计中的实际利率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定义与核心:定义: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一种计算债券利息费用的方法。核心:通过实...
实际利率法,也称为实际利息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债券利息费用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实际利率,将每期的利息费用计算为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在采用实际利率法时,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之间的差额,代表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实际利率法的核心在于利用实际利率对溢折价进行摊销。...
一、计算方法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 实际利率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票面利率 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在...
实际利率在会计中的应用,涉及到计算现值和终值,以及通过复利和年金现值系数进行分析。首先,理解实际利率的关键在于掌握等式两方对应数据的位置关系。例如,数值A1位于等式左侧表达式的分子和分母左侧,其对应的数值B1位于等式右侧表达式的相同位置。重要的是,若交换A1和A2的数值,同时B1和B2的数值也需相应...